上海“女神”在湖北——这些照片,是摄影记者对她们最崇高的敬礼
抗疫之初是最艰难的时刻。
物资紧张,人手奇缺,病患危重,病毒习性未知,染病人数暴增。
是一群女性将英雄的城市扛在柔弱的肩上,步履蹒跚,硬是把武汉带出了密布的阴霾。
距离上海第一批上海援鄂医疗队得队员来到武汉,已经超过40天。
在这40天的奋战过程中,陆续有超过1600名来自上海的医护人员来到武汉,女性的在在这个群体中占到了绝对的比例。
这群坚强的女性中,有各科室卓越的专家大夫,更多的则是护士。护士脸上的勒痕,被汗水泡皱的双手,在身上写下感人的话语和面对镜头时露出的爱笑的眼睛,不仅为病患持续的战斗提供了勇气,也成为互联网场域里,对待这场疫情,中国人不屈精神的经典形象。
其实她们与我们并无不同。
她们也会刷抖音,拍抖音,既是段子手,又想当网红;
她们也贪吃零食,想念家乡的滋味,元宵节的一碗汤圆,就会让她们掉下思乡的眼泪;
她们有的是女儿,有的是妈妈,有的两者身份兼具,每天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和家人在视频中相聚;
她们也会脆弱,面对日夜照顾最终离去的患者,想到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甚至忍受的委屈,也会需要一个倾诉的树洞。
这样一群普通的女性,
却在关于这场疫情的每一个关口,
都选择了往前走一步。
她们往往在各自的单位,都第一个报名要求去往前线;
她们常常会把最辛苦的班次和工作留给自己,为了让别的战友可以好好休息;
她们总爱把自己拥有的一切拿出来与别人分享,从救命的N95 口罩,到一瓶病人无意中提起想念的酸奶。
也许就是这些平凡人的不平凡,才让我们对这场战疫的胜利,有了坚强的信念。
今年的三八妇女节属于她们,《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制作抗疫前线妇女节专辑,为女性医护人员拍摄肖像,并整理出了她们在武汉的一些感人的瞬间,以此向远方的英雄致意,为远方的姐妹们祈福。
愿她们一切都好。
上观新闻 妇女节特
纪实影像篇
2月12日,金银潭医院综合楼一楼。经过了一整个上午的忙碌,来自上海的护士于文杰和黄晓莉一起瘫坐在病房外的椅子上,休息片刻。
1月29日,记者在金银潭医院北三重症病房见到曙光医院的当班护士黄凤。此时距离上海医疗队来到武汉不到一周,护士们以每天8-12小时的强度工作着。随着更多的医护力量补充到武汉,上海医疗队的护士们单班工作时长也降到了4小时一班。
1月26日,上海援鄂医疗队的护士们第一次走进病房。对未知病毒的恐惧,对武汉疫情的担忧写在每一位护士表情紧张的脸上,但是她们没有一位退缩,勇敢地走进了病区。
2月3日,金银潭医院北四病房。武汉当地的医生推来一台先进的呼吸机,在这个多支队伍混编的病房里,上海护士和来自各地的战友们一起学习呼吸机的操作。
2月10日,上海援鄂医疗队护士蒋惠佳在酒店房间里帮战友剪头发。利用“业余时间”四处巡游剪头发,让她获得了队中“托尼蒋”的美名。
2月12日,上海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领队李晓静在金银潭医院的病房中帮患者打点滴。大量的雾气模糊了她的目镜,使她工作起来十分吃力。
2月24日,金银潭医院,上海援鄂医疗队的护士们即将进入病房上班。她们带来大量后方“投喂”的食品进入病房,跟病人分享,这是队中来武汉不久便形成的传统。
2月12日,来自上海第二批医疗队的李晓静、于文杰和黄晓莉一起帮助病人打点滴。
1月26日是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护士林小芹的生日。这是上海医疗队来到武汉的第三天,也是物资最紧张的时刻,队友们为林小芹煮了泡面为她庆生。一周后,医疗队每逢有队员过生日,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切蛋糕,吹蜡烛。
52岁的胡爱雯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3号楼20号病区的一名保洁员,她的工作是每天穿着防护服前往隔离病房做清洁,和医生护士一样,她每天在隔离区内工作4、5个小时,从疫情爆发后从未间断。她的保洁工作为上海的医护人员在病区内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当一批批医护人员奔赴前线救治病患,谁站在身后守护着他们的生命安全?院感医生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角色。生于1994年的陈翔是中山医院感染管理科一名医生,也是这批驰援医疗队里最后一个定下来的人选。“我是最后一个接到通知的,当时是晚上11点半,第二天一早就出发了。”作为非一线救护人员,院感医生在很多医疗队的人员配置中并不是优先考虑的人选,但在疫情中,他们的角色不可或缺。陈翔说:“在疫情期间,工作状态和平时完全不同,我的任务就是要确保医护人员零感染。”
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来自上海瑞金医院的麻醉护士房盈穿好防护服准备进入隔离区。
三名女性插管冲锋队队员互相在对方防护服上写名字,准备进入隔离病房进行插管。
来自华山医院的一名医护人员在整理患者体温信息。
上海华山医院麻醉医生曹书梅(中)、麻醉护士洪姝(左)、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麻醉医生王晶晶(右)组成的插管冲锋队正在插管。
来自华山医院的麻醉护士洪姝在观察插管后的病人情况。
嘿,星标我们了吗?